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 500平方千米。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6分)
答案
(1)“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观点。①“天灾不由人”即天灾的发生与否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人们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现象中的天灾。②“抗灾不由天”即抗灾的成败不是由天意决定的,人类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在尊重实际和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不懈的努力是可以战胜天灾的。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强调了事在人为,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成事在天”则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把战胜灾害的胜利归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利用,就是正确的;如果把战胜自然的希望寄托在“天意”“神意”上,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
作辨析题要根据原理,对观点作辩证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唯物论基本原理;其次利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分析前半句,肯定前半句的正确性;最后,分析“谋事在人”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再利用辩证思维对“成事在天”作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朱熹说“理生万物”。二人的观点都是(   )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 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 认为任何事物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实生活中,人们买房、建房总讲究个风水,要请风水师看风水;每逢嫁娶、乔迁、生子,总要选个“黄道吉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人的观念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B.“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C.“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D.“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