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

材料一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 在上海召开的第4l届世界博览会中,全球80个城市围绕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创新、社区的重塑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同台演绎和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理念,用低碳、绿色、和谐的共同追求,诠释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历史上首个城市主题,在跨越历史、现在、未来的巨大时空坐标上审视城市发展功能,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升华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9分)
答案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针对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城市病”,上海世博会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审视城市发展功能,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升华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表明要以深化和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和动力,不断深化、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3分)
③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人类真理性认识的获得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本问抓住“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点,回答怎么办。可以从真理在实践中产生,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深化、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角度回答
点评:本题分析材料前先看设问,看设问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第二带着设问读材料,分析材料有几层意思及层间联系。抓住材料中心。第三回忆教材列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完成对材料的语言转化。第四组织答案,第五完善答案回头看,一看答案是否围绕设问,二看是否漏要点三看是否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举一反三
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2011年12月5日,我国把强制监测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 fl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题。
小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一词之变表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
③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体现了
A.实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B.要勇于推翻原有真理,促进真理的发展
C.要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 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的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回答题:
小题1: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小题2:从认识论角度看 (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