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题干说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我国必须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应该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故D符合题意,ABC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D。
举一反三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河南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河南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二 河南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1096
2403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788
力争31576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力争10570
>10
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国际局势局部动荡不断,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究其原因有国家经济不景气、财富分配不公、外国势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经济基础,使其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④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被作为一种代步工具,骑自行车还能“骑”出健康,“骑”出个性和时尚。人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并不“丢份儿”,反而是体现车主够年轻、够健康、够自信的时尚标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变化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D.社会意识有时候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传说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