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人事管理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三周年。该法的公布施行成为我国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我国公务员法的出台并实施

2009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人事管理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三周年。该法的公布施行成为我国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我国公务员法的出台并实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人事管理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三周年。该法的公布施行成为我国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我国公务员法的出台并实施表明(  )
①国家机关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①与题干无关,排除。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公务员法的管理范畴,③排除。故C项入选。
举一反三
“官员问责”成为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在我国,逐步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官员问责制是(  )
A.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B.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表现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D.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标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既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的是(  )
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C.公民的政治自由
D.公民的监督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40个地(市),181个县,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1.65亿。耕地面积1 3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7.3%。自1194年黄河南侵夺淮,数百年来洪、涝、旱、风暴潮灾害给淮河流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淮河的综合治理。
材料一:1998年后,中央政府运用多种形式筹集治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仅中央投资每年就达20亿元。由于运用了国债等新的筹资手段,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批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多年的关键项目得以重新上马。
材料二:水利专家说:这些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从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运用国债等筹资手段在治理淮河中发挥的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中淮河流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6分)
(3)淮河治理应走依法治水之路,简述依法治水的基本要求。(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总和
C.阶级统治的政治机关的总和
D.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最主要的区别是(   )
A.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B.国家元首权力大小的不同
C.国家元首产生的办法不同D.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