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该法特别设立公平就业专章,强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该法特别设立公平就业专章,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该法特别设立公平就业专章,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性别歧视、残疾人歧视、农村劳动者歧视等各种就业歧视,作出约束性规定。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受到国家保障;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1)说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的理由。(10分)
“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是近年来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特点。2007年2月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月25日,向社会全文发布,广泛征求意见,群众反响强烈,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各界群众提出意见、建议逾万件。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委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立法论证会等,听取了法学家、经济学家等各方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由代表审议表决通过。
(2)在《就业促进法》的起草过程中,公民是通过何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的?(3分)
(3)你认为,公民参与《就业促进法》的起草有什么意见?(共8分)
答案
(1)①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残疾人、农村劳动者等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就业的权利,政府理应为他们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3分)②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必须履行政治、经济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是政府应有的责任。(3分)③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4分)(2)①向社会公布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这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使公民参与民主决策;(1分)②听取法学家、经济学家对物权法草案的意见;(1分)③通过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进行审议、表决就业促进法草案。(1分)(3)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分)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就业促进法决策的理解,推动就业促进法的实施。(2分)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2分)④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文化的作用有什么?某中学高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举例论证。
甲同学:透过礼仪折射文化作用。奥运会上,欧美国家的颁奖嘉宾习惯以拥抱和吻面礼的方式对获奖运动员表示祝贺;来自泰国的运动员则习惯用“合十礼”向观众和裁判表示感谢。
乙同学:透过国歌印证文化作用。2009年3月3日~5日的全国“两会”上,以往的“奏国歌”改成了“唱国歌”,这一小的变动引发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共鸣。他们齐赞“唱”国歌可以增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助于提振全民士气,唤起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丙同学:透过校园“读书节”说明文化作用。“读书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品位,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丁同学:透过“神舟七号”实证文化作用。“神七”实现国人太空行走的伟大梦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甲、乙、丙、丁同学分别从哪些角度揭示了文化的作用?(12分)
附加题:(10分)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抚民,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
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因为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浩”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集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省信访事项听证办法(试行)》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将以听证会的形式,公开听取当事人的陈述,通过质询、举证、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信访事项。
(1)材料中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是什么?(3分)
(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2月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发出公告:要求全社会大力提倡互助互爱,让每一个不能返乡者感受到广东人的热情和爱心;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为职工解难,安排好滞留人员的生产生活;相关地区的社区和街道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帮助政府疏导和安置好滞留人员;新闻媒体要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广东省委为什么关注滞留人员的生活问题?(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辨析题:理论只要来自实践,就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6月28日,G20多伦多峰会闭幕,提出了“健全财政”的基本原则,并明确表示“发达国家到2013年实现财政赤字减半”。中、美、英、法等主要经济力量在不停地进行利益博弈,“几乎没有两个国家完全处在同一个阵营”。最终的结果是在共同的妥协下,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吸纳。
(1)中、美、英、法四国政体各是什么?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4分)
(2)有人认为,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中、美、英、法的政体将走向趋同。请对此进行简要评析。(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