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全国39Ⅰ〈5〉〈6〉)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

(2008·全国39Ⅰ〈5〉〈6〉)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全国39Ⅰ〈5〉〈6〉)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6)“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答案
(5)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是战争朝胜利转化的内因,包括“驼峰航线”的开辟等在内的国际支持,是促使战局尽快实现转化的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廉·凯宁强调战争物资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改善了中国抗日武装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
(6)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考生只是简单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条基本内容,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08·宁夏文综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
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
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材料三 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
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
投资总额    国家预算内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
(亿元)     资金(%)     (%)          (%)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74.48         20.83           4.29          38.46         4.14        —
188.37        22.28           4.25          23.12         3.85        —
221.79         8.45            64.00         11.32         3.06        —
308.11         4.50            73.81          9.42         1.49        —
458.19         1.70            78.93         8.51         1.55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3)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
(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上海单科共同部分32)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外交理念。
(1)这个新的外交理念被称为                   。
(2)2006年以来,我国外交成果斐然,试举三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安徽无为模拟试题〈四〉)2008年6月14日,第二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东京举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日本外相高村正彦、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柳明桓出席会议。三国外长一致认为,中日韩在维护亚洲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筑和谐亚洲方面,有共同的利益、需要、责任和目标。三国应从战略高度把握中日、中韩、韩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机遇,扩大交流与合作,通过对话妥善解决彼此分歧,成为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未来的伙伴,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伙伴。中日韩是亚洲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加强三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国将致力于把握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在推进东亚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日韩应怎样建设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携手振兴亚洲未来;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伙伴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广东高考模拟卷〈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也在逐渐抬头。对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辨题:因为西方国家的需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辨析题(17分,仅做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辨析:加强协商与对话可以消除国家间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