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是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20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是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2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是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政府要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的投入。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要求:
(1)闱绕论题.在论述中止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同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答案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强三农工作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保证农业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力地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国内市场,有巨大的扩大内需的潜力。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必然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生产、经济发展。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以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就能在生产发展基础上逐步改善广大农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没有农村的稳定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不可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解析

举一反三
(2009·四川,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三大产业比重为1.4:57.6: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城水质量属于劣5类。
材料二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海南单科,23)辨析题: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四川文综,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
2005年
2006年
城乡居民储蓄(亿元)
210.6
141 051
161 587
 
股票市值
 
0
32 430
(其中约1/3为居民  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 404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城镇
6.7
26.1
(数据暂缺)
农村
8.1
29.7
(数据暂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权。”“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3)结合材料三,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天津文综)材料一  2005年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与全国的比较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 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依据材料二,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及其意义。
(3)结合材料二,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黄冈中学一模)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面对金融危机,有些企业认为危机并非都是危险,危险之中孕育着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开辟稳健发展的新路径。
分析说明上述企业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稳健发展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