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指出:最终战胜危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指出:最终战胜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指出: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
材料二: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是200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之一。孙家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致力于航天技术的研发,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截至2009年4月,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或参与指挥的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成功发射,已达29颗。孙家栋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回国后从事导弹原创工作,1967年,由钱学森亲自点将,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开始了自己的航天历程。当媒体问“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自谦“只是航天人的一份子”的老人说:“非常荣幸50年中,大家经过共同努力,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总结我国的航天精神,最主要的一条,是豁出命去爱航天事业!只要国家需要的事就去办,改革开放为航天事业创造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就是拼老命也要把这件事做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生价值观相关知识,谈谈对孙家栋幸福航天人生的启示。(16分)
于创造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和政治文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政治上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为文化资源的选择、传递和储存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重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孙家栋在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实践中,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②改革开放为航天事业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孙家栋的航天人生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领导支持和其他航天人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③孙家栋热爱航天事业,以国家需要为重,刻苦钻研,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孙家栋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说明人的价值在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来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提高国经济和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二   2010年1月9日-10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演讲指出: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经营性文化企业的转企改制的步伐,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鼓励引导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式的工作机制,努力扩展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解决文化产业融资瓶颈问题。三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育,重点是培养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专业人才,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和留学人才的引进政策及奖励政策。四是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加强文化企业和商会、协会之间的开拓海外市场的沟通与协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意识,充分利用文化部门的优势,发挥我驻外机构的作用,积极搭建对外文化的贸易平台,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铺设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9分)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发展文化产业所采取的措施。(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瓜分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 
萨伊: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一种物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它产品开辟了销路。一种商品生产过少,别的商品才会出现过剩;这一情况,市场会调节过来。因此,生产全面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会爆发的。
李嘉图:个人的生长过程是由青年而壮年,而老死;但是国家的发展过程却不如此。国家达到最旺盛的状态以后,再向前发展诚然可能受到阻碍,但它的自然趋势却是永远地继续前进,使它的财富和人口永远不会减少。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请对萨伊、李嘉图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65页、57页、207页、208页。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14 分)在全国执政60 年、领导改革开放30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建国60 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全会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 1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8 分)
( 2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有人认为,“依法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执行法律”。对此说法,你如何认识?( 6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