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去冬今春以来,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旱灾,百姓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牲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分析,自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

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去冬今春以来,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旱灾,百姓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牲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分析,自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去冬今春以来,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旱灾,百姓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牲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分析,自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偏暖,从而引发大气环流异常,使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影响云南等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云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形成了云贵等地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另外,这几个省区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大力种植了对土壤的水分和肥料养分需求极大的速生桉树,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的生态林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对这次旱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多次下拨抗旱救灾资金,派出工作组指导抗旱。面对灾情,全国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结合上述材料,辨析下列观点:“天灾不由天,抗灾不由天。”(10分)
答案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云贵地区的天灾有自然自身规律作用的一面,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天灾不由人”。(3分)
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云贵地区近年来,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违背了生态规律,加剧了这场天灾的严重性。因此,认为“天灾不由人”的观点有其片面性。(3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在这次旱灾面前,全国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认为“抗灾不由天”的观点是正确的(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09年“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有关部门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矛盾的观点,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请你说明上述建议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世博会已于2010年5月1日开幕,将于2010年10月31日闭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网上下载到世博会会徽(如右图)。会徽以“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1)赏析上海世博会会徽,请说明其设计理念体现了联系的哪些形式,它们是如何体现的?(只需要列举二种形式即可,6分)
材料二:某校高二(18)班部分同学利用“五一”放假期间前往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回家后准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请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的观点,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要求。(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在小岗村挂职担任党组织书记6年间,倡导和推进土地流转,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破解农村融资难题,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人才引进机制……这些改革创新,无不源于他深入群众体察民意,尊重群众意愿,与村民们一道将“中国改革第一村”变成了新时期农村改革“试验田”。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1)材料中的创新,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社会作用。请你另外再举一个例子说明创新的作用。(6分)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是什么?(6分)
(3)说明沈浩深入群众体察民意,尊重群众意愿的基本哲学依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GDP统计


材料二:江苏沿海三市资源情况

注: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1)请分析表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在不少人眼中,江苏沿海地区是个“经济洼地”,但在专家眼里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将“经济洼地”变成“风水宝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15日召开的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工作会议公布的《湖南省有色金属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调结构,转方式。2009年,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克服产品价格***、需求萎缩等困难,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有色金属工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铅锌产品比重“一头沉”。湖南省铅锌金属产量占全省十种金属量的83%,而量大面广的铜铝金属产量仅占全省产量的12%,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深加工产品比重仅占总产量20%左右,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是矿产品和冶炼等初级产品。有色工业“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上游的矿山产出能力小,资源保障度低。一直以来,拥有资源优势的湖南采产值占总产值的16.08%,冶炼业产值占68.82%,代表深加工的压延业产值仅占15.10%,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只占总产值的一成左右,加工产业的增加值只占全省有色行业总量的二成左右。企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全省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740家,规模以下企业不少于3 000家,遍及全省14个市州,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企业生产的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弱。
材料二 作为全球极具盛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有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铅、锌、锑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和冶炼自然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有色工业总产值2008年跨过了1 000亿元大关,2009年达1295.7亿元。因高耗水、高排污特点,冶金、化工等行业大多依水而建,每年数以亿吨计的污水排放却使美丽的湘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威胁,尤其是重金属汞、锡、铅、砷等排放量十分突出,成为湘江治理的心腹之患。近年来,湖南省环境污染事故呈高发态势,相继发生了浏阳市湘和化工厂锡污染事件、原湖南铁合金厂非法转移铬渣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这一系列污染事件成为湘江重金属污染的缩影,也为各级政府敲响了警钟。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促进湖南有色金属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结合材料二,说明湘江重金属污染和治理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