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共享改革成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09年四川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项目增加值(亿元)增长比例对经济

(32分)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共享改革成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09年四川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项目增加值(亿元)增长比例对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共享改革成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四川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项目
增加值(亿元)
增长比例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第一产业
2240.6
4%
4.2%
第二产业
6711.9
19.5%
62.8%
第三产业
5198.8
12.4%
33.8%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常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12分)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近期有望获批,有关专家指出:成渝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既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也有产业结构趋同、人均GDP指标比较靠后等自己的一些短板。成渝经济区的开发应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让高新技术产业唱主角,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其它地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在成渝经济区的开发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0分)
材料三:在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成渝经济区的建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将会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增长极。有关专家指出,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特别需要有优势的区域城市群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建设,将对推动成渝和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党和国家规划成渝经济区为第五大经济增长极有何政治意义?(10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四川省2009年三大产业均实现较好发展,但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三产业发展较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4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2分)。具体而言: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2分)
②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
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作用。(2分)
(2)①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成渝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发挥比较优势。(3分)
②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成渝经济区的开发中,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3分)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在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导下,借鉴其他地区区域发展的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推动成渝经济发展(4分)(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等知识可酌情给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2分)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国家政。(2分)
③有利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2分)
④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分)
⑤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结点,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又使新疆一跃成为西部贸易桥头堡,内联外引,辐射中国东中西部。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以新疆伊犁地区为立足点,以中央实现少数民族“富民固边”的政策为指导,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有效地实现以中亚为市场辐射的经济圈,直接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继而重新筑起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以振兴民族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民族地区开辟“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
7年前,中国曾为SARS疫情付出沉重代价;现在,其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表现受到全球的关注。2009年4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
面对甲流疫情,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密监测甲流疫情动向,全力救治甲流患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保障甲流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也拨出专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掌握预防甲流疫情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防护。对于编造虚假疫情信息的情况,有关部门也予以严肃查处。
⑴我国采取这些做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
⑵上述材料中我国防控甲流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按照规定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指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结合材料谈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2009年12月,北京市召开关于水费提高的听证会,此次听证的居民水价调整方案没有提高自来水生产环节的价格,只调整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当前,在我国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规范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⑴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8分)
⑵防止资源利用浪费现象的发生,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8分)
⑶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步骤。(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污染等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药价高涨以及医疗保障的不完善,使得中国居民“看病贵”问题突出。为了保证老百姓能用上基本药物,减轻医药负担,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从10月22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价格涉及296种药品、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品种、3000多家企业,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有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但自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执行以来,有些药从市场上消失,出现了“降价死”的现象。
⑴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看病贵”与“降价死”的矛盾。(10分)
材料二:对于如何破解“看病贵”与“降价死”的矛盾,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甲: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中有降有升,只要依靠它就可以完全破解这一矛盾。
乙: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政策在执行中最好设一个“缓冲期”,而不是划定一个时间点,“一刀切”“齐步走”,以避免部分药品“一降就死”。
丙:解决这一矛盾,仅仅依靠执行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让医药提供方积极提供基本药物,引导百姓乐于使用基本药物,方能能标本兼治。
⑵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12分)
⑶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7分)
材料三: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作为闽江的源头,武夷山以清澈的九曲溪和苍翠的青山闻名遐迩。然而,过去一段时期内,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曾让闽江“喘不过气来”。为了保护母亲河和生态的完整性,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征求林区广大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改“木头经济”为“旅游经济”,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种树、护林、养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民众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
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上述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