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一: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指 标  2003  20

材料一  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一: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指 标  2003  2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一: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 472  
9 422  
10 493  
11 759  
13 786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 622  
2 936  
3 255  
3 587  
4 140  

表二:2003~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1  
37.7  
36.7  
35.8  
35.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5.6  
47.2  
45.5  
43.O  
42.5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CPI总体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特别是2007年6月份以来,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CPI上涨幅度较大,11月份达到6.90%。食品等价格上涨,使得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有名无实,实际购买量下降。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说明国家应如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分)  
答案
(1)表一说明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增幅大。(2分)表二说明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明显。(2分)  
(2)①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2分)②加强宏观调控,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物价进一步上涨,保障人民生活。(1分)③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1分)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今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奥运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在筹办期,由于奥运场馆和其他基础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在奥运期间,随着人流大量涌入,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也因此生机勃勃。但是在后奥运阶段,主办城市经济却常常出现衰退,步入低谷。  
请根据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形成“低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请你为避免出现这种衰退提几条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提出新农保试点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等原则。开展新农保试点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材料二: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根据党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调研、分析论证、征求意见、研究修改的基础上,拟出选举法修改讨论稿和修正案草案,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程序。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获高票通过,由此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现城乡选举同票同权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异常困难,我国政府果断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形之手”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步伐。H企业前身是浙江某市的一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水泥企业。近年来,该企业在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转身为省内首个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企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设备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运行当年就发挥了效益。按同等规模燃煤热电厂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8.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1吨、烟尘排放425吨和二氧化碳排放15.3万吨。而且秸秆的收购与运输、电厂的运行对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2009年,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逆势上扬”之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些传统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正在成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2009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广播影视动画业取得突出进展,网游、会展业等重点产业逆势而上,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明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素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鉴于我国经济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联系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H企业的转身为什么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浙江文化产业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逆势上扬”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8分)
(2)图l、图2所示的经济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3)2008年9-12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近年来,汽车已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汽车产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前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后WTO年代,原有的一些贸易政策性保护措施,如关税、许可证、配额等都要弱化或取消,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应对国内外严峻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家庭汽车消费的增加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10分)  
(2)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