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结合有关政治常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执政为民?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为什么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努力追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请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至今是如何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执政为民。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永葆先进性。④坚持执政为民,能有效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2)①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保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并组织各方面的积极力量。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要求。
(3)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②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人民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人。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生活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坚持依法治国。宪法和法律集中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该题三问设置较好,分别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党的执政业绩,从理论到实践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执政党、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有更理性的认识。
举一反三
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胡锦涛表示,希望救市措施能迅速见到成效,以使美国经济金融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和好转。这既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请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美国金融动荡的原因。
(2)就如何防范华尔街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冲击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业、水 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行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 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 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8分)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12分)
(3)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12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的一项重大成就。
(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 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8分)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会议将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实质性分歧依然很大。不少发达国家不仅拒绝履行减排义务,以各种借口拒绝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还给发展中国家设下很多苛刻的减排条件。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2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是公平、可实现的。会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政府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全面考虑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能源消费总量、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的基础上,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请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