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答案
(1)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认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的观点是正确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3)因此,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否定了社会的物质性。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一方面要对题干中的合理性进行肯定,另一方面,要补充说明社会的发展也是客观的,并作出结论。
举一反三
(14分)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一论断?(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请回答: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什么?(2分)
(3)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幅《小牛学耕》的漫画:画上有一农夫,手牵牛绳,剑眉倒竖,大喝:“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后面一干瘦老头,秃顶,戴副眼镜,身穿黑马夹,模样有点酸,使劲地揪着牛尾巴,理直气壮地回答:“不会耕田,怎能下田?”
请你运用有关哲学知识简要评析农夫与老者的观点(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