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2008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出台十项措施,拟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促进经济

材料: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2008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出台十项措施,拟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促进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2008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出台十项措施,拟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寻求应对危机策略。
(1)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出台十项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体现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国务院2008年底提交全国人大有关财政方案,并于2009年3月向全国人大提出的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建言献策,最后高票通过了这一预案。这些说明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要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可以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全国人大部分权力。③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要对它负责,接受它监督。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2009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因经济形势不景气而降温,反而曼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0k%,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不仅如此,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繁荣使农村农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
(1)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2)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什么文化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6月20日,备受关注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此前,该片已成为北美票房冠军,在国际上好评如潮。不少中国观众对这部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大片充满期待,不过,也有一些人心态比较复杂的人呼吁抵制,理由是,《功夫熊猫》“盗窃”中国的国宝和功夫,编织着美式“励志”故事,虎视眈眈着中国人的钱包。他们所代表的是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本质上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当今文化交流的主旋律中,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面对《功夫熊猫》,我们需要的不是抵制,而是反思,一个中国元素的东西,好莱坞却能够形神兼备地奉献出一道大餐,我们为什么不能?原因当然很多,最根本也是最简单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缺乏文化创造力,文化视野狭窄,文化观念保守,没有开放的胸襟,没有孜孜以求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功夫熊猫》给中国同行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情况(单位:元)
年份
种粮收入
乡镇企业收入
外出务工收入
其它收入
2006
410
688
1030
338
2007
400
718
1150
352

   注:农民年收入仅够购买不断涨价的种子、肥料和燃料,而医药费和子女的学杂费等根本无法解决。(材料数据为对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抽样调查结果。)
材料二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年份
城镇
农村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
2002
7703
2476
3.1:1
2003
8396
2622
3.2:1
2007
13786
4140
3.33∶1
注:城乡收入差距比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3.0:1。
材料三 2008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联系材料三,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
(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7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明显增加,相关数据如下。
品种
玉米
小麦
大米
出口量万吨
487
207.59
113
同比增长%
85.3
130
5.8
2007年1月-11月我国粮食出口情况
材料二 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分。但是鉴于国际粮价上涨形势严峻,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为此出台了粮食出口管理若干项措施。相关情况见下列表格。
我国政府对粮食出口实行管理的若干措施
时间
措施
2007年12月20日起
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率
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对粮食征收5%-20%的出口暂定关税
2008年1月1日起
对粮食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
(1)从材料一所提供信息看,2007年我国粮食出口较大幅度增长原因何在?
(2)我国政府颁布的粮食出口管理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调控手段?
(3)这场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与经济安全运行有何积极意义?
(4)为了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政府还采取了其他调控措施。请列举其中的一条措施,或者对此另外提一个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