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苏轼文言文,急切

又一苏轼文言文,急切

题目
又一苏轼文言文,急切
然曩(过去)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洗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人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啊)
答案
这是全文的翻译: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
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有人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必定要蹲坐着看守他,等待他醒来,是为了等他害怕.有人夜晚出门从外面回来,看到有东西蹲在他的门口,以为是猪狗之类的牲畜,用手杖击打它,(它)马上逃逸离去,到山下月光明亮的地方,乃是老虎.这些人不是有胜过老虎的地方,而是气势盖过它罢了.使人不害怕,都像婴儿、醉人和来不及知道他的时候,那么老虎就怕他,没有什么值得怪异的.所以在结尾书写,用来 (让人们)相信采纳子由的说法.
【题解】
苏辙寄来《孟德传》中有猛虎畏人的说法,这引起了苏轼的极大兴趣,于是对老虎吃人的心理做了一番探讨.作者立论的要点是,老虎吃人之前,必先被之以威,慑于威而惧者方食之,相反,不惧者则不敢食.这一论点是建立在三个传闻基础上的,第一个传闻,是二小儿在虎以首抵触之时,戏沙自若,虎怏怏离去;第二个传闻是醉者不醒,虎亦不食;第三个传闻更加有趣,夜黑人静时,有人错把虎当成猪狗以杖击之,则虎仓皇逃窜.有这三条轶闻作根据,则作者的立论可以成立了.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