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理解

古代诗歌理解

题目
古代诗歌理解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
3.本曲运用了( )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惆怅之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答案
秋思
1断肠人
2前三句诗人使用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凸显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
3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
春望
1此句使用了烽火连绵与家书难求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身处战乱年间,对家乡无限思念,对家乡亲人安危无尽挂念的情怀.
2此句看似描写头发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实际上是诗人身处战乱,国破家亡,处境悲凉潦倒,表现了诗人愁苦,落寞,无尽悲伤的心情.
溪居即事
三四句中,“疑”表现了儿童不谙世事,对陌生人充满好奇,天真可爱的形象,而“急”则表现了儿童特有的风风火火,活泼调皮的形象,通过此二字,诗人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村童形象,表现了钓鱼湾纯朴的民情民风.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