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的大小代表什么

光圈的大小代表什么

题目
光圈的大小代表什么
答案
,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
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焦距
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焦点),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我们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来说,焦距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视角为45°左右).
严格的定义是: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单张135底片是24x3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焦距为40-60mm的都称为标头.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这也许是称其为“标准镜头”的原因吧.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35mm)能够让照相机“看得更宽阔”,因为它视角大;长焦镜头(焦距大于70mm)能让照相机“看得更远”,但视角窄.长焦镜头也称远摄镜头或望远镜头.从焦距的定义就可以推断出,广角镜头都身材矮小,长焦镜头都高大威猛.以后我们只要一看到那些又粗又长的大家伙,不用说那都是长焦头.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1960年以前,变焦基本靠走.1965年之后,焦距可以调节的变焦镜头开始大量上市.变焦镜头的优势是明显的,改变焦距不用再走路,只需转动镜头筒.但变焦需要一套复杂的光学系统(其内部结构大多超过十片镜片),这给变焦镜头带来了两个问题: 1,体积和重量大; 2,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
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
我们经常看到数码相机广告上写XX倍光学变焦.这里的变焦倍数=最大焦距值/最小焦距值.一个28-280mm变焦镜头的光学变焦倍数就是280mm/28mm,即10倍.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它依靠镜片的位移来实现焦距的改变.光学变焦倍数越大,里面的镜片就越多,镜头体积相应较大,画质相对较低,光圈相对较小.
光学变焦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只要愿意花大价钱认真设计精心制作,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光学变焦比在4倍以内的镜头其光学素质才有可能接近或者达到定焦头的平均水准,比如佳能Canon 70-200mmF2.8IS镜头(市价两千美元,重1.5公斤).超过4倍变焦的镜头其光学素质基本不可能达到定焦头的水平.
1995年以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10倍以上的大变焦镜头,光学变焦越大当然越方便,但成像也会相应下降.2007年底上市的Panasonic松下FZ18数码相机其光学变焦为28-504mm,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8倍,但实测这款相机的镜头边缘解像度相当差,看来18倍已经接近光学变焦目前的技术极限了.
关于数码变焦我只有三个字:骗人的.数码变焦只是电子放大,软件稍作改动就可以从一倍到一万倍变焦任君自取.只有光学变焦才是真正的变焦,数码变焦是厂家用来欺骗外行消费者的.
景深与光圈优先
通俗地说,景深就是照片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清晰区域”.相对于光圈和快门,景深比较难理解,因为它是一个基于主观判断的概念.清晰还是不清晰并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
还是打比方吧:一张合影,如果对焦准确,一排人的脸部都很清晰,但人群前面的鲜花和人群后面的建筑物就比较模糊.这张照片的清晰区域只限于人群,我们就称此照片景深较浅(小).如果用F22最小光圈来拍合影,除了人物清晰,人群前的鲜花和后面的建筑物也比较清晰,照片的清晰区域很广,我们就说此照片景深很大.
风光摄影一般需要大景深,因为我们希望景物的前前后后都清楚.人像摄影一般需要小景深,我们只希望美女的脸部清楚,此美女四周的树枝和丑男最好都模糊,这样才能够突出主体.景深直接关系到图片能否吸引人.
景深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1,光圈大小;2,焦距长短;3,被摄物体的远近.所以在相机上并不能直接调整景深,只有景深预览按钮,小数码DC和有些入门级单反连景深预览按钮也没有,一切要靠估计.好在掌握了几个原则后,估计景深并不难.这三个原则是:
1.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3. 离被摄物体越近,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指的是实际光圈大小.第三节我们说过,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这时候景深最大(如果焦距和拍摄远近不变),在F2.8的时候景深最小(如果此镜头最大光圈是F2.8).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这个好理解,广角镜头景深大,长焦镜头小.实际上17mm的超广角镜头如果使用F8以下的中小光圈,随便你朝何处对焦,拍的照片前前后后景物都清晰.相反,200mm或更长的镜头景深很小,一定要仔细小心对焦,如果可能最好在三角架上拍摄,这些望远镜头本来视角就小,很难端稳,稍不留神焦点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离被摄物体越近,景深越小.如果你凑得足够近拍小狗的脸,有时候鼻尖清楚眼睛却模糊,这种景深就非常小了.所以在很近距离拍摄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对焦,例如用微距镜头拍花花草草时.
既然景深这么重要,我们一定要摸清上述三个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在不同的焦距段用不同的光圈各拍几张,马上回放看看,熟悉图片的景深变化.最后要做到烂熟于心,不用相机的景深预览按钮,只要一看焦距和光圈就知道图片的景深.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回头再谈谈光圈了,它是摄影里最重要的一个词.光圈有三个作用:
1. 控制进光量,这直接影响到图片是否能正确曝光,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
2. 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虽然焦距和拍摄远近都影响景深,但焦距和被摄物远近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构图,如果构图确定,我们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
3. 光圈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任何一个镜头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时候解像度差.
所以光圈这个家伙对照片的影响真是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前面我们说过,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如何选择就要看你的拍摄意图了,如果你要最小景深,那就设置F2.8最大光圈;如果你要最大景深,那就直接设置F22最小光圈;如果你要解像度最高,那就设置F8中等光圈.
由此我们引出摄影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光圈优先.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能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光圈优先的英文是Aperture Priority,相机主转盘上大写的A或者Av就代表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