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3、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外交方面: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内容

  1.对内改革: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后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1988年6月提出了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2.对外: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的经济援助,实行妥协和退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1.导致苏联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派层出不穷;

  2.直接引发东欧社会动荡,并导致东欧聚变,社会主义政权相继下台;

  3.同美国的外交关系转变,导致苏联在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启示:

  第一,在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中,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经济改革的成就是其他改革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第二,苏联的剧变和解体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与建立,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民族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为将来各民族走向接近和融合创造条件。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