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1、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消灭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
在***、朱德、***等人的指挥和***的军事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1933年9月,国民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1934年10月中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
2、时间:1934年10月
3、地点:江西瑞金。
②材料反映了长征过程途中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湘江 | 湖南 |
金沙江 | 四川 |
大渡河 | 甘肃 |
腊子口 | 四川 |
泸定桥 | 四川 |
阅读诗句,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
(1)这是***为中国革命的什么壮举而作的诗?红军“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在诗中提到的“远征难”是指什么?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结合诗中内容给上图起一个合适的名称。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说说你从红军长征中汲取到的精神财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1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5周年。请回答关于长征的相关问题。 | |
(1)长征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长征转折的时间和标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只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 |
[ ] |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
(1)是谁的是诗句?反映了什么事件?“三军”是指什么?6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在这一过程中召开过什么会议?有何意义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从长征的历史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荆州某校师生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请你向他们推荐最值得参观的某一个历史遗址,并谈谈你推荐的理由。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列材料: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 |
请问答: (1)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民歌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词中的红军是指红军中的哪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长征中的行过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 ] | |
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 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 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 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①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从_______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到达___________地与陕北红军胜利回师。 ②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_______地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___________地胜利回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④请你看示意图,数数红军长征走过多少个省?渡过了哪几条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朗读下列***《长征》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提到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地点?在这些地方又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又有何意义与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三军”是指_____________ | |
A.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 |
请欣赏《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英明领袖来掌舵”反映了遵义会议的成果是:__________ | |
A.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B.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C.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D.肯定了***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等负责 | |
(2)你认为“全党全军齐欢庆”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事是什么?请简要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
[ ] | |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召开中共七大***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___________,向湘西前进,开始长征。 | |
1934年,一位著名的记者分别游历了日本、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确立了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 B.罗斯福已担任美国总统,正实行新政 C.蒋介石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D.希特勒在德国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 | |
1934年底,中央红军决定改变原行军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发生在怀化市的 | |
[ ] | |
A.新晃县 B.芷江县 C.通道县 D.靖州县 | |
2006年,中内电视台举办了一项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经遵义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 |
[ ]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 |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会师。将台堡与甘肃会宁同时作为红军长征的结束载入史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 | |
[ ] |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 D.1935年10月 | |
今年是***诞辰118 周年。***的不少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答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 )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