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87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因历史原因停刊。5月28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原申报馆原址上出版。
《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876年,《申报》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你认为哪一项不符合时代特点 | |
[ ] | |
A.“上海至广州每日两次航船” B.“商务印持馆暂歇业两个月” C.“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 D.“淞沪铁路即日通车” | |
“《申报》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 | |
[ ] | |
A.市场竞争激烈 B.销售技术高超 C.内容丰富多彩 D.影响逐渐扩大 | |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
[ ] |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 |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
[ ] |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 |
传媒与社会变迁: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其最终的呈现方式还是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就是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新鲜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当时新闻出版和教育领域的新鲜事物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眼百年过去,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传媒形式日新月异,其中最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什么?在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时,如果发现不良信息,我们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 |
[ ] |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 |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A.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B.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C.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 |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创办于 | |
[ ]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 |
报刊是近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出现,其中创办于1872年,被人们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
[ ] | |
A.《苏报》 B.《民报》 C.《申报》 D.《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