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1)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1)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1)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__方向。
(2)甲山比乙山海拔低__________米。
(3)一个野外探险小队决定在B点和H点两处选择露营地__________处合理,原因为__________。
(4)A处地形为__________,G处地形为__________。图中DC线和EF线地形,__________条线可能存在河流。
(5)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1℃,根据一般规律,则乙山的气温应是__________℃。(取整数)
(6)下图为丙地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请问丙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
答案

(1)6千米,东北方
(2)170米
(3)H地 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
(4)鞍部,陡崖,EF
(5)14℃
(6)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上比例尺是1:300000,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为2厘米×300000=600000厘米=6千米。根据指向标,甲山在乙山的东北方向。
(2)甲海拔1150米,乙山海拔1320米,1320-1150=170米,甲山比乙山海拔低170米.
(3)B点等高线密集,地势教陡,H点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野外探险小队决定在H点处选择露营地合理。
(4)A处是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G处是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图中EF线地形低洼,易形成河流。
(5)丙地的气温是21℃,海拔200米,乙山海拔1320米,根据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可知则乙山的气温应是21-0.6×(1320-200)/100=14℃.
(6)从图上看,丙地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根据以上特点判读丙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乘以比例尺。
(2)相对高度等于海拔高度之差。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举一反三
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     )
A.1:500B.1:50000C.1:100000D.1:15000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选择地图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去公园游览用交通图
B.去旅行用地形图
C.去勘察地形用政区图
D.确定国际时事发生地用政区图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泰兴市地图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6分)

(1) 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2) 图中鞍部是    (字母)山谷是    (字母) 陡崖是     (字母)
(3) 如果我们要进行爬山比赛,我们应选择图中____(数字)坡,攀岩比赛会选择____(字母).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5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千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2分)
(2)图中字母A、B、C、D、E代表的地形中,名称为鞍部的是________。(1分)
(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F的流向。(1分)
(4)小明从甲山头穿过A地到达乙山头,放眼一望,一时难以确定方向,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但你一定能告诉小明,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________方向。(1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