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流经___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流经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流经__________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___________(疏松或坚实),植被____________,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______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_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____(升高或降低),易发生_________灾害。
(3)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下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   疏松   稀少   
(2)地上河   减慢   抬高   洪涝
(3)丙   少   植树种草
解析

试题分析:
(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黄河下游素有“地上河”之称,原因是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3)读图可知,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丙,结论是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植树种草。
点评:黄河之害在于黄河下游经常泛滥决口;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举一反三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是 (    )
A.长江、黄河B.黄河、黑龙江
C.长江、淮河D.海河、黄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是( )
A.青海湖   B.纳木错C.太湖 D.天池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       )
A.长江上游B.长江下游
C.黄河上游D.黄河下游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_____海。
(2)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_________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_高原,在下游形成了____河,给我们带来了隐患。
(3)请根据所学分析该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至少写出2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生态环境脆弱,除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之外,________灾害是这里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A_______  ____。
(2)长江、黄河上游都有丰富的__________(能源)。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4)2012年3月至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致使上述地区出现严重旱灾,导致该地区严重灾情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和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多
B.气温高,蒸发强
C.水污染严重
D.夏季风异常
(5)B地形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至少两条)。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