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10分)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万亩)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总产量(亿千克)1965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10分)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万亩)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总产量(亿千克)1965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
(万亩)
年降水量
(mm)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1965
19
50
420
38
10
1.025
1977
10
65
350
42
35
0.975
1997
34
40
500
30
7
1.525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____%,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万亩,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有____________、气温年较差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3)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________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9% ,15万亩 ,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粮食总产量减少
(2)B
(3)植树造林(获赠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4)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耕地面积,但却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积,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根本措施。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1965年到1977年,由于滥砍滥伐,使的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9%,由于人们的毁林开荒虽然使耕地面积增加了15%,但却给气候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增多,反而下降了。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毁林开荒,使身体环境恶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退耕还林等措施,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环境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4)由材料可知: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
点评:(1)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2)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人地关系应和谐发展。
举一反三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除纬度因素外,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人类活动B.降水C.海陆分布D.地形
小题2:如果此山脉是秦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山脉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B.此山脉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大体一致
C.此山脉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
D.此山脉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海西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读福建省地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福建省省会城市是________,福建省的简称源于流经该市的______(填河流)。
(2)A____________山脉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
(3)当前福建省正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中“海峡” 指的是_________海峡,B_______省与福建省隔海峡相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4)从图中河流流向归纳福建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福建省是一个旅游大省,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请写出其发展旅游业的两个有利条件。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
A.三级阶梯B.一、二级阶梯
C.二、三级阶梯D.二级阶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的一些果树不适合在北方生长,最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南北方土壤条件不同
B.南北方在气候条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C.南北方在耕作制度上有很大差异
D.南北方在生产方式上有很大区别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B.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C.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