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

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请分析上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化学式C24H38O4进行计算:①邻苯二甲酸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100克邻苯二甲酸酯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克(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3)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                                                          
答案
(1)144:19:32   73.8 (2)无色、液体(或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3)尽量少吃方便面(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①邻苯二甲酸二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4):(1×38):(16×4)=144:19:32;
②邻苯二甲酸二酯中碳元素的质量="100g×(12×24)" /(12×24+1×38+16×4 )× 100%=73.8g
(2)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根据题***描述,其物理性质有无色或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液体等.
(3)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塑化剂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所以为了远离塑化剂,我们应尽量少吃方便面.
举一反三
化学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反应生产的物质是
A.棉布B.丝绸C.皮革D.塑料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汽油挥发C.蜡烛熔化D.茶杯摔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只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哪些结论必须是通过化学变化得出的
A.蜡烛可以燃烧B.蜡烛的颜色是白色
C.蜡烛的密度比水小D.蜡烛容易熔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B.着火点为450℃,易燃
C.沸点为-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