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水结成冰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水结成冰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水结成冰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

答案
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铜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举一反三
(4分)化学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可燃性 吸水性 溶解性 酸碱性。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2)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3)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下3个有趣的实验:
①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石灰石,用酒精灯加热,2分钟后把石灰石放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用坩埚钳夹持该石灰石,还用酒精灯加热,同时向灯焰上通入氧气,1分钟后把石灰石再放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立即变成红色。
③向②变红的酚酞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酚酞溶液又变为无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不具有受热分解的化学性质
B.实验①中,在受热的条件下,石灰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实验①中,灯焰温度达不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2)通入氧气,能影响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氧气能降低碳酸钙分解所需的温度
B.氧气能改变碳酸钙的性质
C.氧气是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增加了单位时间内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提高了灯焰温度
(3)在初中阶段,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A.可燃性;B.热稳定性;C.酸性;D.碱性;E.金属活动性;F.非金属活动性。
在上述变化中,酒精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填代号,下同)      ;盐酸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4)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使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
C.湿衣晾干D.木柴燃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浙江杭州,1题)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的物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A.把TiO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B.把TiO2加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C.把磁铁接触TiO2后,观察TiO2是否被磁化
D.加热TiO2检测有无气体放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