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Ⅰ.甲同学按图一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Ⅰ.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色,A实验的作用 。 III.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的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过程写在答卷上 |
答案
(1)ⅠCO2+Ca(OH)2=CaCO3↓+H2O Ⅱ 红 对比 Ⅳ CO燃烧会产生CO2 (2)83.3% |
解析
试题分析:(1)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Ⅱ、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未煅烧的石灰石不溶于水,煅烧后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水溶液呈碱性,所以滴入酚酞的蒸馏水后,液体变为红色,A实验的作用对比 IV、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煤气灯的燃料是一氧化碳,而CO燃烧会产生CO2 (2)根据反应:CaCO3CaO+CO2↑,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的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说明该反应生成了2.2g二氧化碳,这样便可计算出发生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气体,说明发生了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这样同样可以计算出剩余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加热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2.2g 100:44=x:2.2g x=5g 设剩余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2.2g 100:44=y:2.2g y=5g
|
举一反三
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
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
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
|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 )
A.Zn B.Mg C.Cu D.Al |
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石灰石样品, 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 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5 g 第二次加入5 g 第三次加入5 g 第四次加入5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 g 2 g l g 1 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