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9分)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2)“嫦娥”和“玉兔”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用有机材料聚酰亚胺加入金或银制成的薄膜,具有极好的隔热性能。加入金或银的聚酰亚胺薄膜属于              材料。

(3)“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Ar—36、Ar—38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                             
答案
(1)①沸点 ②负极 ③C+H2O高温H2+CO  水④制取氢气都需要消耗能源
(2)复合(3)①+2②中子数不同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电解水时氢气出现在与负极相连的玻璃内,其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③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焦炭和水蒸气;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H2+CO  在这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被夺走,发生了还原反应。
④由于上述两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分别为电解水、碳在高温条件与水蒸气反应;两个制取氢气的反应都需要消耗能源,制取出的氢气的价格较高;所以还不能广泛使用。
(2)聚酰亚胺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金或银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得到的薄膜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合成的新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3)①在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列式为:铁元素的化合价×2+(+4)×1+(﹣2)×4=0解得碳元素的化合价=+2。
②Ar—36和Ar—38都属于氩元素的原子。根据原子的构成可知:它们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中子数不同。
举一反三
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纯净物是( )
A.空气B.石油C.碘酒D.蒸馏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莫西林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阿莫西林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5
C.阿莫西林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阿莫西林中含有44个原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B.蒸馏水C.矿泉水D.自来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