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变化:变化一: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变化二: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

有两种变化:变化一: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变化二: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两种变化:变化一: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变化二: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
答案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为氢气,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举一反三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事实解释
A炎热的夏天,空调吹到之处出现冷气雾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用打气筒可将空气压缩到篮球内分子在不断运动
C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可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水由同一种分子构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原子不能构成分子
B.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C.分子能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单质的分子一定由同种原子构成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
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2008年9月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毒事件,原因是其中加入的三聚氰胺(其化学式为C3H5N6)严重超标,三聚氰胺如果长期或大量摄入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是由三个碳元素、六个氢元素和六个氮元素组成
B.三聚氰胺是由三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氮原子构成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克
D.三聚氰胺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