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C.守恒观:向10mL质量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C.守恒观:向10mL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C.守恒观:向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D.结构观: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构成的,B升高温度不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是因为,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的C.向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10mL水后,溶液质量并不是增加一倍,,所以质量分数无法确定,D.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故选D
举一反三
请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说明:丙图中的花均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1)图甲实验中通常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2)图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该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3)图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Ⅱ)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叶绿素(C55H72MgN4O5)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2)氧气、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用语)
(3)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成语、诗词的化学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A.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指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成语“百炼成钢” 是指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