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内江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

(10内江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内江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答案
A
解析
B原子由中间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而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因为质子是带正电荷的,而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而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相等的,所以,原子不显电性。C双氧水由氧元素组成;D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之为酸,溶液呈酸性的物质还有可能是是强酸弱碱盐。
举一反三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温度计中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蒸发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水蒸发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水分解时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不带电B.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B.86C.136D.22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