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用温度计分别测定NH4NO3﹑NaOH﹑NaCl溶于水是否引起温度变化的实验后,同学们将用过的溶液都倒入同一个大烧杯里,结果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学们

完成用温度计分别测定NH4NO3﹑NaOH﹑NaCl溶于水是否引起温度变化的实验后,同学们将用过的溶液都倒入同一个大烧杯里,结果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学们

题型:长春难度:来源:
完成用温度计分别测定NH4NO3﹑NaOH﹑NaCl溶于水是否引起温度变化的实验后,同学们将用过的溶液都倒入同一个大烧杯里,结果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有如下猜想:
①NH3,②SO2,③HCl.
(1)根据相关物质的组成元素,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填序号);
(2)用蘸有酚酞溶液的玻璃棒检验该气体,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猜想______成立(填序号);
(3)若将大烧杯里的废液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中除NaCl外,一定还有______.
答案
(1)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填:②
(2)氨气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氨气.故填:①
(3)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故填:硝酸钠.
举一反三
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化学性质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核电荷数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国家饮用水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铁、锰、铜、锌等是指(  )
题型:虹口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泸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芜湖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东城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铁(Fe)锰(Mn)铜(Cu)锌(Zn)
0.3%0.1%1.0%1.0%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遭受罕见的暴风雪袭击,在抗击雪灾的过程中,人们向路面喷洒丙三醇(化学式为C3H8O3)以防止路面结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丙三醇含三种元素
B.丙三醇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三醇中C、H、O原子个数比为3:8:3
D.雨雪凝结成冰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嫦娥奔月”这个在中国流传千年的传说,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这个明媚的秋日得以实现.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是“嫦娥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之一,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D.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下图是某饮用天然水部分商标图,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