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会议就森林保护、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会议就森林保护、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会议就森林保护、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资金支持、透明度、减排、责任以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造成的危害是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2)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通常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______.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  增加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火电厂用浇碱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获得化工产品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使用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核能及______(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4)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请写出一个你能做到的“低碳”举措:______.
答案
(1)根据近年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森林的乱砍滥伐情况可知;根据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的结果.根据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以及光合作用回答问题;
(2)①利用气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解决,深海温度较低二氧化碳溶解度升高,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使海水酸性增强
②根据信息“将过多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成甲烷和水”书写有关的方程式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
(3)风能地热潮汐能都是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4)根据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例回答.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森林的乱砍滥伐;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或使土地沙漠化或农业减产等;植物的光合作用;
(2)①CO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和压强增大而增大;CO2+H2O=H2CO3
②CO2+4H2
催化剂
.
2H2O+CH4;
③CO2+2NaOH═Na2CO3+H2O;
(3)风能(或地热能或潮汐能或氢能等 )
(4)随手关灯(或步行、骑车代替乘车出行或使用手绢代替面巾纸或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或保护绿化或节约用纸或不使用纸质贺卡等)
举一反三
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大会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1)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B.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多
B.森林绿化面积锐减,使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
(2)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3)你认为防止产生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越来越多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使二氧化碳增加
B.人口增长太快,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能力降低
C.碳酸氢铵分解增加了二氧化碳
D.工业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______(填序号).
A.N2       B:CO2      C.O2
(2)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灾严重.磷酸二氢铁(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______元素含量,帮助植物生长.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6CO2+6H2O  
光合作用
.
.
X+6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题型:重庆难度:| 查看答案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______,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会对人类产生很大影响.但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二氧化碳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越来越多,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已经经历了多个“暖冬”.
(1)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2)请举出防止“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的两项具体措施.
题型:大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