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与乙二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浓H2SO4 .△CO2↑+CO↑+H2O有人利用这个反应产生的CO还原某种铁的氧化

浓硫酸与乙二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浓H2SO4 .△CO2↑+CO↑+H2O有人利用这个反应产生的CO还原某种铁的氧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浓硫酸与乙二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浓H2SO4 
.
CO2↑+CO↑+H2O
有人利用这个反应产生的CO还原某种铁的氧化物,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魔方格

其中A和F中各盛有浓H2SO4,B中盛有乙二酸(H2C2O4),D中盛有Na0H浓溶液,E和I中各盛有澄清石灰水,H中装有铁的氧化物粉末.
(一)(1)D装置的作用______.
(2)E装置的作用______.
(二)甲同学用上述装置,取不同质量的铁的氧化物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苏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序号    l    2    3    4    5    6    7    8
    铁的氧化物质量(g)4.00 8.00 10.00 12.00 14.0016.00 18.00 20.00
  生成铁的质量(g)2.8l 5.62 7.01 8.42 9.8111.22 12.63 14.03
(一)(1)D中盛有Na0H浓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二氧化碳干扰实验,就要用D中的Na0H浓溶液除去.
故答案为:除去混合气中的CO2
(2)E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D装置吸收完二氧化碳后,就要用E中的石灰水检验CO2是否已全部吸收.
故答案为:检验混合气中CO2是否已全部吸收.
(二)(1)根据题干表格中提供的实验数据找点描出即可,故答案为:

魔方格


(2)甲进行第二次实验时,所得数据不十分可靠,可能的原因是反应的时间太短或温度太低造成反应不完全.
故答案为:反应时间太短或温度太低
(3)据表格可知,每20g氧化物生成铁的质量为14.03g,就是说含铁量为70.15%,而实验2中计算出的含铁量高,正常情况下8.00g铁的氧化物中含铁是:8.00×70.15%=5.6g
故答案为:5.6
4)25g铁的氧化物样品生成铁的质量可以在图上将点连线,作直线的延长线,数据大约为17.5,故填:17.5,在图上作直线延长线

魔方格


(5)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选择铁的氧化物为4.00g和20.0g,可得直线方程为:2.81=4k+b,14.03=20k+b  解得k=0.70,b=0,所以 y=0.7x,当x=8时,y=5.6;当x=25时,y=17.5 
(6)因为没有反应物就没有生成物,所以过原点的直线方程只能是 y=kx.
某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欲净化从储气瓶中排出的混有少量O2的CO.如果连
接处和加热管气密性均良好,且氧化铜可以发生与“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类似的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右图收集到的气体有______.
(3)指出该设计的错误:______.魔方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碳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

魔方格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C.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充分利用能源
氢气、一氧化碳、木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均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进行
B.都有红色的单质铜生成
C.反应中,氧化铜都被还原,作氧化剂
D.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下列有关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B.用石蕊溶液鉴别CO和CO2
C.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D.CO燃烧前后分子个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