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  论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可燃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  论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可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玉溪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连云港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  论
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同时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小木条容易被点燃
(1)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现象是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现象是未罩烧杯的小蜡烛能继续燃烧,罩烧杯的小蜡烛一会儿熄灭,结论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同时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小木条容易被点燃,结论是温度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物质具有可燃性;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现象是未罩烧杯的小蜡烛能继续燃烧,罩烧杯的小蜡烛一会儿熄灭;温度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不“一般”的事例有:有的可燃物不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如钠在氯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故答案为:有的可燃物不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如钠在氯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3)要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方法有:用嘴吹灭;用玻璃杯罩住;剪掉灯芯等;故答案为:用嘴吹灭;用玻璃杯罩住;剪掉灯芯(合理即可)
如下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
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魔方格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
B.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蜡烛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某学生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白磷(如图).试分析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原因:现象______原因______,如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魔方格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具有可燃性
B.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C.Na2CO3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