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C.图③是向

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C.图③是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
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题,抓住“三点一走势”,即反应开始的一点,反应结束的一点,以及过量,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但不可能变为0,因为氧化钙也是固体,错误,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硝酸钠固体不断溶解,直至变为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不变,正确,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 Cu(NO3)2+Fe="=" Fe(NO3)2+ Cu,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少 ,而溶质硝酸锌质量不变,故质量分数增大,当反应结束,就不再变化,正确,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Ba(OH)2+Na2SO4==BaSO4↓+2NaOH,故一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就生成沉淀,正确,故选D
举一反三
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① 中反应: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② 中反应说明金属钛比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氩气起保护气的作用。
D.③中反应要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是7: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镁、铝、锌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4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 15g    B. 10g   C. 3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B.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课上,老师把一小包锌粉放入一定量的AgNO3的混合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对滤液组成的猜测中合理的是(   )
A. 可能只有溶液   
B. 可能只有溶液
C. 可能只有溶液和AgNO3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暖水瓶内胆玻璃上镀有一层银,某活动小组利用废弃的暖水瓶内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分离混合物的操作已略去)。

资料:Ag+2HNO3(浓)=AgNO3+NO2↑+H2O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⑴根据资料,不考虑反应速率的差异,实验时选用浓硝酸还是稀硝酸?说明理由。
⑵滤渣成分可能存在多种情况,推断其中成分最简单的滤渣对应的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⑶设计实验对成分最复杂的滤渣进行验证,填写实验报告。
滤渣成分
实验操作及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