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①地壳中金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①地壳中金

题型:青岛难度:来源: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荔湾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自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兰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兰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活动性铁______(填“>”“<”)锰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化学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就越难以发现,故答案为:③
(2)由于铁和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率慢,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锰弱;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使用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外,也可以采用金属和盐溶液,故答案为:<,锰和硫酸亚铁溶液(或者铁和硫酸锰溶液)
(3)①天平仍保持平衡,说明等量的酸溶液全部参与反应,没有剩余,故答案为:稀盐酸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即得到的氢气不一样多,则等质量的镁和铁和等量的酸反应,镁得到的氢气一定比铁多,故答案为:铁
有X、Y、Z三种金属,把X投入Y (NO32和Z(NO32的溶液中,X表面有Y和Z析出,把Y和Z投入稀硫酸中,只观察到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B.X>Y>ZC.Y>X>ZD.X>Z.Y
2007年6月5日,在“南海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以下措施不能阻止铁器生锈的是(填番号):______.
①刷漆  ②涂油  ③水洗  ④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金属铜、镁、铁、锌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稀盐酸,镁、铁、锌能与盐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铜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镁>锌>铁>铜
B.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铜强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
D.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  )
A.一定无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B.一定无硫酸铜,可能含硫酸亚铁
C.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
D.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
已知置换反应:A+B→C+D能够发生.
(1)若D为H2,B为稀H2SO4,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D为Cu,则化合物B可能为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