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
(1)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
(1)氯气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常常用于救援人员使用的防毒面具.
故答案为:(1)氯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白雾;
(2)吸附有毒气体.
举一反三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序号事实解释
A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离子
B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变质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C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敞口放置空气中的浓硫酸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用两圆相外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圆分别表示C(铁片)、D(稀盐酸)两种物质,请将C、D画在A、B的相应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如果把B加入到A中,且B足量,则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3)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和稀硫酸都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但会使土壤板结
C.用大量添加亚硝酸盐的方法保鲜肉制品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腻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