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O2H2O 通过浓H2SO4,洗气BCu(NO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O2H2O 通过浓H2SO4,洗气BCu(N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
通过浓H2SO4,洗气
B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O2中的H2O,实际就是干燥,通过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起到干燥的目的,正确,B、除去Cu(NO3)2溶液中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发生反应:2AgNO3+Cu==Cu(NO3)2+2Ag,再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Cu(NO3)2溶液,正确,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发生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虽然能除去Na2CO3,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Cl,错误,D、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正确,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种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FeCl3 NaOH KClBa(NO3)2B.NaClNa2CO3 HNO3 HCl
C.Na2SO4 BaCl2 K2CO3 HClD.BaCl2CuSO4NaOH Na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肼(N2H4)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制肼过程的反应为:CO(NH2)2(尿素) + NaClO + 2NaOH = N2H4 + Na2CO3 + NaCl + H2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选填编号)。
A.漏斗B.烧杯C.烧瓶D.量筒
(2)已知:Cl2 + H2O =" HCl" + HClO(次氯酸),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 :            
(3)在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  、洗涤。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氧化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下图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与F能反应放热,F也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活性氧化锌(ZnO)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用粗ZnO制备活性ZnO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如下图所示。
I制备活性氧化锌
一种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1、粗ZnO中常含杂质FeO、CuO       
2、反应3是为了制得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可制得活性ZnO
3、已知:几种物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开始沉淀时pH
6.34
1.48
6.2
5.2
完全沉淀时pH
9.7
3.2
8.0
6.4
Fe(OH)2是一种絮状沉淀,不易除去,处理时常将其转化为Fe(OH)3而除去。
 
【问题讨论】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
(2)写出ZnO与加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1的目的将Fe2+氧化为Fe3+,并完全沉淀Fe(OH)3 ,为了暂不形成Cu(OH)2、Zn(OH)2   ,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                        ,操作A的名称是                     
(4)反应2中加入锌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Ⅱ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
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是xZnCO3•yZn(OH)2•zH2O,用下列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组成。(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提示:碱式碳酸锌xZnCO3•yZn(OH)2•zH2O受热分解为ZnO、H2O、CO2三种产物,其中
ZnCO3 ZnO+CO2↑   Zn(OH)2 ZnO+H2O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 
②在热分解装置中装入68.2g样品,打开活塞         ,关闭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③称量装置C、D的质量;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启动热分解装置,使样品充分热解;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空气至装置冷却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记录数据】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装置C的质量(/g)
装置D的质量(/g)
实验前
198.4
235.7
实验后
209.2
244.5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A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其作用是                                                
(2)第⑤步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                                           
(3)E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没有此装置,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根据上述数据,计算xZnCO3•yZn(OH)2•zH2O中x:y:z的最简比=             
该碱式碳酸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