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测定H2S0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他们在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溶液,测其温

某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测定H2S0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他们在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溶液,测其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测定H2S0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他们在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溶液,测其温度后,再缓缓地倾入小烧杯中,并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上下移动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实验时选择的试剂情况见表: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云南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甘肃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天津难度:| 查看答案
使用的NaOH情况使用的H2SO 4情况
NaOH固体稀H2SO4
NaOH稀溶液浓H2SO4
NaOH稀溶液稀H2SO4
(1)①玻璃棒做成环形在溶液中的部分更多了,故答案为:增大了溶液与玻璃棒的接触面积,使混合更充分,
②玻璃虽然是热的不良导体,但是热量也可以通过烧杯壁散去相当一部分,故答案为:防止温度从烧杯壁散去,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2)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温度的测量产生误差.故答案为:甲,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热,
②浓硫酸溶于水也是放热的过程,会使温度升高较大的数值.故答案为:乙,浓硫酸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
(3)本实验的烧杯是敞口容器,在实验时会散去一定的热量,故答案为:热量会从液面烧杯口散去一部分.
在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能用该图图象表示的实验是(  )
A.向盐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
B.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好完全中和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完全中和
魔方格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说:溶质只有硫酸钠;小刚说:溶质除了硫酸钠外还有硫酸;小丽想了想,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除了硫酸钠外还有______.
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小明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明和小刚说小丽的猜想是不正确.
(1)你认为小明和小刚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刚的猜想哪个正确,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常常滴加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魔方格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M: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Cl和KOHB.Na2CO3和Ba(OH)2
C.HCl和Ca(OH)2D.NaOH和H2SO4
如图所示,旋塞K2关闭着.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C、D、E、F、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H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的饱和溶液.B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壁预先用酚酞试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提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盐酸.)

魔方格

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填空:
(1)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K1,当NaOH溶液快要滴完时,关闭旋塞K1,打开旋塞K2,此时在B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NaOH与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______反应.在A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题型:南宁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南岗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装置编号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D瓶____________
F瓶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被蚊虫叮咬后,在患处涂抹牙膏以减轻痛痒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过滤法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D.用纯碱除去餐具上的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