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

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B.水污染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2)小宇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请你写出编号A、B所代表的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B________。
(3)在H2+CuOCu+H2O与CO+CuOCu+CO2两个反应中H2和CO都是能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A.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B.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Zn+H2SO4==ZnSO4+H2↑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gNO3+NaCl==AgCl↓+NaNO3(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Ca(OH)2+Na2CO3==CaCO3↓+2NaOH(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3)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Zn(或锌)
举一反三
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K2SO4、NaNO3、NH4Cl
题型:河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图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只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乙装置中气球无变化(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稀硫酸和铜片水和CO2
B.双氧水和MnO2NaOH溶液和CO2
C.稀盐酸和Na2CO3硫酸铜溶液和铁粉
D.H2O和NH3稀盐酸和锌粒
已知可溶性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某溶液中含有K+、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Mg2+、SO42-的个数比为2:2:1,则可推断出溶液中Mg2+、SO42-、Cl-的个数比为
[     ]
A.2:1:1
B.2:1:2
C.2:1:4
D.2:1:3
兴趣小组选用如下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制CO2,并进行有关实验。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往石灰石中逐滴滴入新配制的盐酸,并将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但石灰水始终没有浑浊现象。石灰水为什么没有浑浊呢?请你利用必需实验用品和限选试剂(限选试剂:Na2CO3溶液、酸化的AgN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完成探究过程:
【提出猜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上述两种猜想同时存在。
【设计与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①和猜想②,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