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 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 g,则d =" a" –c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高温度,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答案

解析
A、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ag+bg-cg,ag-cg是氯化钾的质量,故此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时硝酸钾固体溶解掉一部分,固体质量会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C、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小于原来两种液体的体积,故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不能形成200mL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此选项正确.
举一反三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t℃时,有两份硝酸钾溶液,一份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份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的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用洗洁精洗碗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分)(2012•仙桃)以下是几位同学对溶液部分知识的思考,其中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