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

(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   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答案
⑴泥沙 ; ⑵过滤时引流; 蒸发时搅拌;   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
⑷36;   10 ; 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解析

试题分析: (1)“滤渣”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即为粗盐中含有的泥沙;(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过滤时引流;第三次;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3)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取精盐;(4)看图可知,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举一反三
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  (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种方法即可).
(4)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一所示。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或“减小”)
(2)将45g甲物质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歌盛有100mL水中,形成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如上图二所示,再分别通过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和降低温度三种方法在的一种,将它们都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此时,烧杯②中溶质质量最大,烧杯③中的溶液质量最小。则方法一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如图所示为①硝酸钾、 ②氯化钠 、③硼酸
(H3B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25℃时,硝酸钾、氯化钠和硼酸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请用序号作答)。
(2)图中P点表示硝酸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从图中可得到的有关硼酸溶解度的信息有:硼酸的溶
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         (任写一条)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每空2分,共6分)
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_______℃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2)要将3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将30℃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10℃,此时,A、B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