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乙(填“>”、“<”或“=”)。
(3)把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B .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 胶头滴管
答案
(1)t1 ;(2)< ;(3)A ;(4)BCFG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在教材上已有原型,不难从图像中看出甲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乙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1)非常明显,温度为t1时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从图像中找到文图为t2时候,甲的溶解度远大于乙,说明相同溶剂里能溶解更多的甲物质,注意题目是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入水配制成饱和溶液,所以,乙需要的溶剂会更多,配制成的溶液质量会更大,故应填写<;(3)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参照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升高温度,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所以要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等多个途径,所以正确的是A选项,B和D选项说法太片面,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目的,如果是增加溶质变成饱和溶液,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会增大,如果是升高温度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减少,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4)此题对学生掌握实验知识要求全面,必须回想教材上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需要的步骤和仪器,称量-溶解-加溶剂-搅拌等环节实验,不难排除ADE,故答案是BCFG.
点评:溶解度和配制溶液的实验知识是初中化学考核的重点,同学们应强化此项专题的训练。
举一反三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____7(填“>”或“<”或“=”)。
(2)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
(3)大于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或“=”) 。
(4)4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5)为检验(4)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完全溶液,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稀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20℃的饱和溶液X降温到10℃,溶液X仍然是饱和溶液
B.a点表示30℃时,X的溶解度为60g
C.b点表示20℃时X、Y的溶解度相等
D.同质量的X、Y饱和溶液从30℃降到10℃时,析出的Y大于X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A.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C.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D.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定温下,将C溶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3)在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表示)。
(4)在t1℃时,将25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