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2)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10 g水 X Y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2)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0 g水 X Y 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3)把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可行的是 (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NaCl固体 C.蒸发溶剂 |
答案
(1) 31.6 (2) Y (3)BC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2)由于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且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KNO330℃时的溶解度>31.6g,所以在30℃时,10g水中加入2.5g KNO3固体得到的X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再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故在50℃时,10g水中加入5g KNO3固体得到的Z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Y (3)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某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了,而不饱和溶液中,这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由此可知,对于NaCl的不饱和溶液,要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继续加入NaCl固体或减少(蒸发)溶剂来实现。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
举一反三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g水。 (2)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乙 |
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A B.B C.C D.AB |
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的意义是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温度为 ℃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