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常温下,用氯化钠和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   

食盐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常温下,用氯化钠和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食盐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用氯化钠和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上述氯化钠来自于粗盐提纯,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        和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2℃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可能会析出的晶体有        (填字母序号)。
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       C.MgCl2、KCl和MgSO4
答案
(1)烧杯      加速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2)过滤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防止飞溅 (两点答出其一即得1分)
(3)MgCl2     C
解析
(1)配制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烧杯;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加速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2)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在蒸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防止飞溅
(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所以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所以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化镁;将t2℃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只要溶解度减小的都能析出晶体,由图示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变小,都能析出晶体
举一反三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 ℃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80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           
(5)当温度由20 ℃升高至60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若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欲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3)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           g;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Ⅰ.b>a=c       Ⅱ.a=b>c 
Ⅲ.b>a>c       Ⅳ.c>b>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向下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未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 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