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②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人1O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

(2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②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人1O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②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人1O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
①30g(克)(无单位不得分) ②不饱和
解析
①从图上可读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2)从图中可知,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故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举一反三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大量析出,应采用        结晶法;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     
(3)30℃时,向一支盛有4 g甲的烧杯内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50℃质量分数为25%的乙溶液,降温至10℃,      晶体析出(填“有”或“无”)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M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                。(2)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3) 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有 _                  (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4)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P点的含义是                  
⑵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⑶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是t1℃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图2是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中a、b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__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表示的是___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2)要使图1中的甲物质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填一条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 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3)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