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氯化钠晶体投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
(2)可能的答案:①可加入如硝酸钾等(与氯化钠不反应)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②可加入如硝酸银等(与氯化钠反应但使溶液密度增大)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③可升高温度后加入氯化钠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④可加入密度比饱和食盐水大的其他可与食盐水混溶的溶液。
解析
(1)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食盐不会溶解.
故答案为: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氯化钠晶体投入水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2)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即让小球的V排减小,溶液的密度会增大.可以采用加入其它晶体使之溶解,增大溶液的密度等方法。
举一反三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毎空1分,共4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溶解三种物质a、b、c,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填序号)。
(4)从图中我还能得到的信息有          (写一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g
B.30℃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一定大于A
c.30℃时,将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2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一样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在室温情况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个试管和烧杯的水中,现象如下图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有固体析出,丙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右图中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选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在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在温度_________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31.6%
B.20℃时,7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80℃时,134.5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59g硝酸钾析出
D.60℃时,10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95g水后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7.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