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某课外小组在20℃进行如下实验:(1)D中观察到什么现象?(2)A、D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______D(大于、小于或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某课外小组在20℃进行如下实验:
(1)D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2)A、D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______D(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上述实验过程中C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
答案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 A烧杯内为20℃时50g水中加入1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烧杯内为20℃时50g水中加入2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不能全部溶解,因此,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烧杯为50℃时50g水中加入20gKNO3固体,根据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烧杯降温后为20℃时50g水中加入20gKNO3固体,根据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可判断此时固体KNO3不能全部溶解,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1)D中观察到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2)A烧杯内为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D烧杯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A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D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C烧杯为5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2)小于;(3)不饱和溶液. |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分别把25g甲和乙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______(填“甲”或“乙”)是不饱和溶液; (2)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得是______(任写一点); (3)要使某一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2℃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将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D.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 |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 |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C.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D.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
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溶液降温到t2℃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t1℃时,若将50g的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4)若将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