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分别向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t℃时,______(填“A”或“B”)试管
题型:福州难度:来源:
t℃时,分别向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t℃时,_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中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______或______的方法. |
答案
(1)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可判断A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从曲线图上可看出在t℃时b的溶解度比a小,表示甲的是b;从曲线图上还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溶质甲继续溶解,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加水的方法. 故答案为:(1)A,(2)b加水升高温度. |
举一反三
许多同学喜欢吃家庭腌制的小菜,腌制小菜的一般方法是:将食盐、香料等一起放入水中煮制得浓盐水,盐水冷却后放入洗净待腌制的鲜菜,腌制过程中还要不断打开缸盖晒缸,并及时补充食盐,一段时间后,即得成品小菜.若室温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关于小菜腌制过程中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温下,10kg水最多可得到浓盐水13.6kg | B.腌菜的过程中,原来的浓盐水会变稀 | C.晒缸时,水分不会蒸发 | D.补充食盐的目的是保持盐水的浓度 |
|
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C时,A的溶解度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 (2)60°C时,将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3)在30°C时280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A______克. |
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t1℃时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C(填“>”、“<”或“=”) |
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B>C | B.t2℃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D.将t1℃时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3℃时,溶液均成为不饱和溶液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