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2)温度高于t℃时,将等质量a、b的饱和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温度高于t℃时,将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同时从相同的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填大于、等于、小于); (3)一定温度时,将接近饱和的a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要求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若要求溶液的温度不改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
答案
(1)t℃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温度高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且a的溶解度变化要比b的溶解度大,所以a析出的溶质要比b析出的溶质多. (3)因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可以利用降低温度或加入溶质或减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 (1)a=b (2)大于 (3)降低温度;加入a物质. |
举一反三
探究题: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1、KNO3、Ca(OH)2TK 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1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
如图所示A、B、C、D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温度t1℃时,各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3)在t3℃时将四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______,最少的物质是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4)如果分离A与C的混合物,应采用______法. |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
|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为40 g | B.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 | 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 D.将t2℃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的A质量比B多 |
|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______(填“大”或“小”); (2)40℃时,在100g水中加入80g甲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液的质量是______g; (3)50℃时,某溶液所溶解的甲和乙物质都已饱和.把该溶液冷却到室温,有晶体析出,经检验发现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甲,其原因是______(填编号). ①50℃时,甲的溶解度更大 ②50℃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③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